ARTICLE
7 August 2024

越南社交媒体:品牌所有者须知

R
Rouse

Contributor

Rouse is an IP services business focused on emerging markets. We operate as a closely integrated network to provide the full rang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from patent and trade mark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commercialisation, global enforcement and anti-counterfeiting.
越南知识产权法构建了一套打击商标侵权和假冒商品的全面保护机制,但针对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侵权行为,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法#
Vietnam Media, Telecoms, IT, Entertainment

在越南社交媒体平台上维权,权利应该了解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法规

越南知识产权法构建了一套打击商标侵权和假冒商品的全面保护机制,但针对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侵权行为,还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法规框架予以规制。

在越南,规制电商或社交媒体平台上侵权行为的规定散见于多份法律文件(具体可参考下表),这些法规彼此交叉重叠,可能导致权利人不确定应当选择向哪个主管机构投诉,或不清楚在线上行使品牌权利时应当选择哪条法规作为法律依据。

法律/法规

详细规定

第 85/2021/ND-CP 号法令(简称"第 85 号法令"),对 2013 年 5 月 13 日颁布的第 52/2013/ND-CP 号电子商务法令进行了修订

第 85 号法令第 36 条规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负有如下责任:

  • 在发现或获悉有关实体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有违法迹象或行为时,向主管机构提供该实体的信息;
  • 定期按照主管机构的建议更新关键词,在网站上发布商品/服务信息之前使用这些关键词过滤信息;以及
  •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接收并回复用户提出的投诉、反馈和异议。

关于通过移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第 59/2015/TT-BCT 号通告(简称"第 59 号通告")

第 59 号通告第 6 条规定,社交媒体网络提供商在发现用户销售假冒商品、仿冒商品、走私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商品以及其他侵权商品和服务,或收到相关可靠举报后,有责任从其应用程序中移除相关信息。

第 52/2013/ND-CP 号电子商务法令(简称"第 52 号法令")

第 52 号法令规定,任何人不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假冒商品或侵犯知识产权的商品/服务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一旦发现此类违法交易或收到相关举报,应及时处理。

关于管理、提供、使用互联网服务和在线信息的第 72/2013/ND-CP 号法令(简称"第 72 号法令")

第 72 号法令第 5 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互联网服务和在线信息冒充其他组织和个人,或散布侵犯其他组织和个人权利和合法权益的虚假信息。

关于对商业活动、生产、买卖假冒或违禁品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行政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第 185/2013/ND-CP 号法令(简称"第 185 号法令")

第 185 号法令第 83.4a 条规定,如果平台发现违法行为或收到消费者举报后未采取措施,平台可能会被处以3000万至4000万越南盾的罚款。

维权成本

品牌所有者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的维权,通常与线下维权行动配合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维权的最终目标是制止侵权人的侵权行为,并召回、销毁侵权商品(如有)。

如果侵权行为的性质不复杂,品牌所有者针对社交媒体平台上侵权行为的维权行动(线上和线下)通常涉及以下几项步骤:

  • 定期监测社交媒体平台的侵权情况,进行初步检索,确定侵权人身份并收集侵权证据;
  • 请求法警记录线上侵权证据;
  • 向侵权人发送责令停止侵权的警告信(律师函),要求对方主动停止侵权行为;以及
  • 根据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向有关部门发起投诉和/或向平台提出通知和下架请求,要求有关部门和/或平台处理侵权行为。

如果平台上的侵权行为比较棘手,品牌所有者也可考虑直接与平台或执法部门接触,共同商讨解决方案(比如:提供侵权人信息,以便执法机关采取更强有力的执法措施;或通过技术手段防止商标侵权)。不过这一方案将产生额外的法律服务费。

法院判例

目前,社交网络上的侵权问题,尚不存在可作为先例的法院判决。

其他须知

平台可援引其在个人数据保护法规下的义务,拒绝在除有关部门要求的情况外披露用户数据。在商家有意隐藏真实地址的情况下,品牌所有者维权的最大障碍之一,是难以回溯并确定线上侵权人的真实地址与身份。

品牌所有者应了解的越南国内社交媒体平台

Zalo

概况Statista的数据显示,Zalo 是 2023 年越南访问量位居第二的社交媒体平台,仅次于 Facebook。TikTok 和 Instagram 则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品牌维权风险因素:

侵权类型:品牌仿冒和网络钓鱼:骗子可能会利用 Zalo 冒充著名品牌,通过网络钓鱼获取个人信息或登录密码,从而实施诈骗;销售假冒商品:许多销售假冒商品的商家利用 Zalo 与买家进行沟通,有些甚至私下建群推销假货,收到假货的买家如果想要提出申诉,往往面临重重困难;内容侵权:在 Zalo 上最常见的一种商标侵权情况是: Zalo 账号的帖子和个人资料图片中使用了他人的注册商标。这种情况下,除非品牌所有者与侵权人之间存在联系,否则品牌所有者很难发现在 Zalo 上的侵权内容。

如何举报侵权:Zalo 在应用/平台上开通了 "举报"功能,用户可以使用这项功能举报侵权账号、帖子和群组。用户可以包括知识产权侵权在内的各种侵权进行举报。使用这一功能时,用户可以先向平台说明侵权内容,并提供举报的原因/论据,建议最好能提供侵权内容的截图,方便 Zalo 更快地确认违法情况。Zalo对举报的处理时间一般在 7 到 10 天左右。Zalo 设有企业、名人和政府部门的认证账号,品牌商可以在注册账号后,通过电子邮件向 Zalo 发送举报信,并在信中说明举报人的身份、知识产权凭证以及侵权账号信息。

维权挑战权利人在 Zalo 和其他社交媒体平台上维权普遍面临的一个困难是,许多平台用户使用匿名或化名,平台难以确认用户真实身份并追究责任。此外,Zalo 也缺乏有效的侵权监测机制,这也会给品牌所有者维权带来困难。

对权利人的建议:由于 Zalo集通讯和社交网络于一体,品牌商无法像对其他社交媒体网站那样对其进行监测。然而,品牌所有者可以在 Zalo 上与涉嫌侵权的卖家进行沟通,设法收集更多信息和侵权证据。具体而言,品牌所有者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某个 Zalo 账号注册时登记的电话号码,如果该用户同时使用其他平台,则相关信息会通过电话号码关联。获取了有关联的信息后,品牌所有者可以系统记录侵权人的侵权活动,并与平台和执法部门进行沟通,必要时采取有力的法律行动。

作者:Khanh NguyenHa NguyenHanh PhamTrung Hoang

本文首次发表于《世界商标评论》 2024 5 月)。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