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29 November 2022

注册商标不使用的正当理由——要达到想用而不能用的标准

K
Kangxin

Contributor

Kangxin Partners is a leading Chinese IP firm,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IP services to global and domestic clients for over 25 years. Experienced IP professionals work with clients ranging from startups to Fortune 500 companies to secure their IP assets. Kangxin grows exponentially while continuing to provide exceptional IP services.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标申请量逐年攀升,商标注册难度不断加大,当然市场上也存在大量"闲置"商标,随之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的撤销案件&#
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标申请量逐年攀升,商标注册难度不断加大,当然市场上也存在大量"闲置"商标,随之连续三年不使用注册商标的撤销案件日益频发。

《商标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

"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

一般情况下在撤三申请之前会重点关注商标注册人是否在近三年对注册商标进行真实有效的商业使用,而"正当理由"这一例外情形,需依据商标注册人具体情况而定,难以通过前期互联网查询等方式了解。

何种情况才属于连续三年不使用的"正当理由"呢?

《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

"下列情形属于商标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理由:(一)不可抗力;(二)政府政策性限制;(三)破产清算;(四)其他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的正当事由。"

最高人民法院2010《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

"如果商标权人因不可抗力、政策性限制、破产清算等客观事由,未能实际使用注册商标或者停止使用,或者商标权人有真实使用商标的意图,并且有实际使用的必要准备,但因其他客观事由尚未实际使用注册商标的,均可认定有正当理由。"

很明显,"正当理由"是一种客观事实,证据(例如:自然灾害、政策性文件、破产清算事实等)是认定商标不使用是否具备正当理由的关键。

在实务中判断"正当理由不使用"商标的标准比较严格,原则上要求:

这一客观事实的出现并不是出于商标注册人的主观意愿,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

如果这一客观事由的出现是由于商标注册人的主观意愿导致,则不属于不使用的正当理由;

通常不可抗力、政策限制等事由应当是临时性、偶然性的,不被商标注册人了解且不受商标注册人控制的。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不可抗力、政府政策性限制、破产清算,以及其他不可归责于商标注册人的正当事由"的适用,本文列举部分现有判例,以进一步掌握"正当理由"的认定情形:

案例一,第12658744号"HIFUN"商标,在商评字[2020]第0000243924号决定中,官方认为:

被申请人在指定期间是否存在对复审商标未进行有效的商业使用的正当理由。

依据被申请人提交的法院决定书、裁定书、公告等企业破产重整相关材料,可以认定被申请人在指定期间内存在对复审商标未进行有效的商业使用的正当理由。

To view the full article please click he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