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较之于华为2007年底针对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只做不说"以 及地方劳动行政部门的合法认定,2008年"两会"期间,曾为中国第一位女首 富的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炮轰"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结果却截然不同。除引 发诸多人士通过媒体对其进行口诛笔伐。一个月后,香港一组织更是发布报告, 称张茵是"点血成金",其创办的玖龙纸业环境恶劣、随意罚款、工伤频发,是 典型的"血汗工厂"。在巨大的压力下,张茵表示,"再也不说了,大家都是拥护 国家的","这就像我们跟父母的相处一样,我们永远不能跟父母斗"。
女首富张茵: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大锅饭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此前表示,"新劳动法将搞垮中国经济"。昨天,全 国政协委员、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一改低调作风,表态称"不赞同"。 但她认为,新劳动法确实抬高企业成本,已促使部分企业外迁到越南、印度。特 别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容易滋生"铁饭碗"、"大锅饭",应该取 消!
这位中国首位"女首富"还大吐苦水:"我国目前对高收入阶层的赋税还是 太高了。"建议把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
新 劳动合同法增加企业成本
在张茵看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给企业增加了高成本支出和风险,很多 企业因此不请人、少请人,有的干脆转移投资。据安永、普华永道等著名会计师 事务所了解,准备外迁到越南、印度的公司已几倍地增长,更为严重的是,有些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已选择结业关闭。
"我们国家现有国情和经济状况非常需要这些企业的存在,我国经济并没有 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基础水平,我们人口比欧美国家高出三倍以上,非常需 要这些外资和民营企业来保证低文化层次人群的就业。"张茵摊开双手说,经过 30 年改革开放,在国家政策扶持及多方面努力下,才建立了今天完善的产业链, 来之不易,没有理由拱手让出。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大锅饭
"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很难操作。"张茵说,这容 易导致消极怠工的员工解雇不了,成了"铁饭碗"、"大锅饭"。人才、企业只有 通过合理的竞争和流动,才能体现出人才的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无固定期限的 劳动合同无论对资方和无技术的劳动者,都是一种压力。
她建议,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签订为期3至5年有期限的劳动合同。 在提前解除劳动合同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对合同期未满的员工, 如劳资双方不能协商一致,企业可以通过依法补偿的方式,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此外,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擅自提前解除合同的法律责任应有所规定。
她还建议,《劳动合同法》应加大保护低收入人群。保护低收入人群的根本 举措是提高当地最低工资水平,每年根据消费指数,适当适时提高他们的最低工 资。如果资方达不到这个标准,劳动者就可以追究资方的法律责任。
张茵:提案门下虚弱的经济伦理
营造一个和谐的市场生态,光有制度和规则是不够的,就像构成一个有序的 人类社会一样不能仅仅依靠法律,还要有道德和人文的补充
一向低调的张茵因为三个备受争议的政协提案,成为今年两会曝光率最高的 人物之一,恐怕即使在她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女首富时,也没有引起如此广泛 的关注。
在提案中,张茵主张劳动密集型企业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降低富人 税负,把月薪10万元以上的最高累进税率从45%减至30%,鼓励企业进口先进高 效的节能环保设备,给予5至7年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过渡期限。
此论一出,舆论哗然。批评者认为,张茵作为政协委员,却只为自己所在的 利益集团代言,做法欠妥。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张茵也做出了所谓"强硬"的 回应,表示提案并不是在为自己说话,因为她的玖龙纸业并非劳动密集型企业, 也不受新《劳动法》困扰;同时由于她不在中国大陆交个税,所以为富人降税也 并非为一己之私;而企业的环保设备都买完了,所以减免关税的事也与她无关。
笔者不得不说,张茵女士的解释有欠诚实。一个拥有七八千名蓝领工人的企 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那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就在2007年底,新《劳动法》 实施前夜,玖龙纸业因为合同续签问题,爆发了千人罢工,这说明新《劳动法》对其触动是很大的;关于为富人降税问题,也许与张茵本人的纳税并无关系,但 这也直接影响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至于环保设备,"玖龙纸业重庆基地"的 项目计划在5年内分期建设13条生产线,这些设备难道都买齐了?
在张茵的提案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逻辑:新《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在 她看来,并不是保护劳动者,而是害了他们。因为,企业成本增加了,企业就要 缩减规模、不敢招人了,这样劳动者就会失业。这哪是保护他们啊?所以,她以 "国家利益"的名义建议政府重新考虑新《劳动法》的相关条款。
无独有偶,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讨论《劳动合同法》时,其中 有个代表资方嘉宾的发言和张茵女士有异曲同工之妙,此人言:劳动力成本提高 了,那些靠廉价劳动力的工厂就开不下去了,黑砖窑、黑煤矿都关门了,这工人 不就都失业了?
这样的逻辑确实令人胆战心惊,它反应出我们的劳资对立到了怎样一种紧张 的程度,而当这种对立的根源被轻而易举地简化为制度设计的纰漏时,责任感与 道德感已被降至一个危险的底线。在商言利,天经地义,但如果把对金钱的考量 作为对企业的唯一出发点和归宿,那么这条路将会引导企业走向一个危险的方向。
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 重,是蕴藏在企业体内重要的失败基因。他认为整体而言,中国的企业家群体至 今没有、甚至无意于建立起自己的道德信用体系,至今对市场道德秩序的建立及 自律,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意识。 实际上,在常规的市场理论之外,经济学界从来没有停止对经济伦理的探讨。 所谓经济伦理就是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是直接 调节和规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在近年对于中国经济伦理问题的探讨中,"经济学家所表现出的道德忧患令 人肃然动容,然而,让人不无尴尬的是,真正的实业前沿创造着经济神话的企业 家们却保持漠然和沉默。"吴晓波说。可以说,张茵女士在提案门中的种种表现 折射出的正是中国企业家群体在经济伦理上的缺失。
这种缺失将直接影响我们这个市场造就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
To read this Newsletter in full, please click her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