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1 September 2025

针对「刮码销售行为」的法律认定

K
Kangxin

Contributor

Kangxin Partners is a leading Chinese IP firm,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IP services to global and domestic clients for over 25 years. Experienced IP professionals work with clients ranging from startups to Fortune 500 companies to secure their IP assets. Kangxin grows exponentially while continuing to provide exceptional IP services.
刮码销售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故意将商品的条形码、防伪码等信息进行刮除、涂抹、覆盖等破坏性处理后,再将商品投入市场进行销售的"
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刮码销售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时,故意将商品的条形码、防伪码等信息进行刮除、涂抹、覆盖等破坏性处理后,再将商品投入市场进行销售的行为。

通常,刮码商品的价格会低于同款商品的正常市场价。这种行为使得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商品的真实信息,从而无法确认其产地、来源,及产品真假等。

那么,刮码行为本身是否合法?

商品厂家应当如何维权呢?

刮码销售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给其他正当经营的商家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环境,本文将结合案例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刮码销售行为使得消费者无法获取商品的完整信息,无法判断商品的质量、真伪、保质期等重要信息,从而在购买过程中容易受到误导,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过期商品,给消费者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其次,刮码销售行为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使得不正当竞争的商家能够在市场上获得不正当的利益,而其他正当经营的商家则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这种行为会导致市场的价格信号失真,消费者难以通过价格、品牌等正常因素来判断商品的价值,从而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如果刮码销售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会导致更多的商家为了追求利益而效仿这种不正当行为,最终使得整个市场陷入混乱,消费者的信任度也会大大降低,影响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另外,对于品牌方来说,刮码销售行为也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损害。消费者购买到刮码的商品后,可能会误以为是品牌方自身的问题,从而对品牌的信誉和形象产生质疑。尤其是对于一些知名品牌,其品牌价值是经过多年积累和精心维护才形成的,刮码销售行为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品牌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降低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忠诚度。

案例介绍

艾多美(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多美公司”)是艾多美株式会社在中国的独占被许可人。艾多美公司发现被告沂南商古食品百货经营部(以下简称“沂南商古”)在其淘宝网店销售的艾多美焕力饮产品存在刮码行为,即产品上的溯源码、条形码等被人为刮除或覆盖,遂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其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沂南商古销售的产品虽与正品在包装盒、内容物等方面无异,但其刮码行为破坏了商品的整体性和溯源功能。

法院认为:商标的功能不仅在于识别商品来源,还在于保障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商誉。沂南商古的刮码行为,一方面妨碍了商标权利人对商品流通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来源和销售渠道产生误认,损害了消费者对商品信息知情及品质受保障的合法权益。

因此,一审法院认定沂南商古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

同时,一审法院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认为沂南商古的刮码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判决沂南商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艾多美公司经济损失。

沂南商古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对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予以确认,但在法律适用上进行了重新审视。

二审法院认为:商标的核心功能在于识别商品来源,即消费者通过商标能够识别商品的同一来源。本案中,沂南商古销售的产品除溯源码被刮除外,其他部分包括包装盒、内容物等均与正品无异。沂南商古对刮码行为作出了合理解释,即其销售的产品为韩国直销模式下的正品,因担心厂家追踪而对溯源码进行了处理。

二审法院认为,沂南商古的行为并未破坏商标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也没有割裂商标权利人与商品之间的联系,因此不构成商标侵权。

二审法院进一步分析了沂南商古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的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沂南商古与艾多美公司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其刮码行为客观上破坏了产品的完整性,主观上具有隐藏产品来源、防止厂家追踪的目的,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二审法院认定沂南商古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本案的判决对于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的认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商标侵权的认定关键在于是否破坏了商标识别商品来源的功能。不正当竞争的认定则更侧重于行为是否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是否侵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商家而言,本案提醒其在经营活动中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利益。刮码销售等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最终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和声誉损失。

对于权利人而言,本案也强调了加强品牌管理和市场监督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制止侵权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总之,本案的判决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商家和商标权利人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启示。在商业活动中,各方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