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代理退保"黑产活动频繁,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秩序,影响了保险行业声誉,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部分行为甚至构成违法犯罪。

退保本是保险消费者的一项合法的合同权利,何以被非法组织滥用,保险行业亟需亮剑,防范并肃清这一行业乱象。

  • 什么是"代理退保"黑产?

"代理退保"黑产指社会上一些机构、组织或个人为牟取非法利益,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等名义诱导、欺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并通过怂恿、教唆消费者反复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煽动消费者过度维权、散播保险行业负面信息等手段向保险机构施压,通过以"撤旧单挂新单"、"自垫保费挂单"等行为骗取佣金,主要涉及人身保险产品。

非法"代理退保"一般存在以下特征:

1)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退保。"代理退保"组织往往包装为专业团队,通过自媒体等平台营销或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客户信息后,诱导消费者与其签订代理合同委托其代理退保。

2) 操控投诉,阻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部分"代理退保"组织中混杂有保险机构在职或离职人员,凭借着熟悉消费投诉和监管政策,操纵消费者反复向监管部门投诉,并控制或诱骗消费者不能与保险公司直接联系,阻碍消费者正常维权。

3) 伪造证据,向保险公司施加压力。"代理退保"组织往往以销售误导、学历造假、培训记录缺失、给予合同外利益为由投诉,多数保单本来没有上述问题,但"代理退保"组织通过与原保单销售人员联系,钓鱼取证,进而向保险公司施加压力要求全额退保。

4) 谋取非法利益。"代理退保"的组织与个人通过向保险消费者收取"代理费""咨询费""手续费",或者通过怂恿消费者退保之后投资其他产品获取不当得利,甚至是通过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谋取非法利益。

  • "代理退保"的常见套路与危害
  • "代理退保"的常见套路

根据银保监会及各地银保监局发布的防范非法"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结合现实中"代理退保"的常见表现形式,总结"代理退保"的常见套路如下:

套路一:假冒身份、虚假宣传。非法"代理退保"组织或个人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甚至金融监管人员或以"有内部资源"等名义,利用QQ群、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网络论坛、电商平台等渠道发布"代理退保维权""全额退保""可帮助维权,100%全额退保""专业团队指导全额退保,无论有效的断缴的,还是已退过现金价值的,通通可退,可挽回损失""继续持有保单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全国任意险种可做维权退保,交多少退多少"等虚假信息虚假宣传,甚至通过不法手段购买客户隐私信息,锁定客户精准实施不法行为。

套路二:谎言欺骗、怂恿退保。谎称消费者所购买的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存在欺诈,多名消费者已经投诉",或欺骗消费者"继续持有保单将会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以"全额退保"为幌子怂恿客户退保。

套路三:诱导代理、非法牟利。谎称可以为消费者办理"全额退保",诱导消费者签署代理退保服务协议,甚至以扣留保单、身份证件等手段对消费者加以控制,牟取高额的"代理退保"咨询费、手续费。

套路四:伪造证据、要挟退保。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通过电话录音、微信聊天等方式诱骗销售人员回复,进行虚假取证;或者通过伪造微信聊天记录、捏造违规销售的虚假事实,以要挟保险公司全额退保。

套路五:反复施压、故意投诉。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阻止消费者和保险公司、监管部门的有效联系,怂恿或替代消费者采取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以维权举报为名,煽动消费者通过多次、反复向监管部门故意投诉等方式向保险公司施压,达到退保目的。业务价值开发完成后,有的代理退保团伙甚至将客户隐私信息转卖下一家继续非法使用。

  • "代理退保"的危害
  1. 对社会和金融秩序的危害

1) 扰乱社会秩序。部分"代理退保"黑产唆使消费者上门"闹访"甚至聚众缠访,扰乱了正常的社会治安;其主张获取合同约定外的利益,破坏了公平契约精神,助长了不当得利行为,损害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2) 损害行业声誉。"代理退保"黑产散布保险行业负面消息,误导消费者退保,损害保险行业的声誉,干扰保险行业正常运行,危害金融安全稳定。

3) 侵占正常维权资源。"代理退保"黑产侵占保险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保险消费者与保险机构、监管部门有效沟通。

  1. 对消费者权益的危害

1) 失去保险保障风险。"代理退保"黑产诱导、唆使消费者中途退保,使消费者丧失应有的长期保险保障。消费者因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未来再次投保时可能面临保费上涨、重新计算等待期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2) 资金损失风险。"代理退保"黑产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咨询费",诱导消费者"退旧保新"、"贷旧保新",甚至扣留银行卡、截留退保资金、诱导消费者进行保单贷款转至第三方账户或购买非法金融理财产品,使消费者面临资金损失的风险。

3) 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代理退保"黑产利用掌握的消费者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金融账户等个人敏感信息实施不法行为,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泄露、买卖,甚至被冒名贷款、冒名办卡等恶意使用的风险。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