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10 September 2025

美国推动保护主义之际,全球贸易转向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选项——中国

BG
Braumiller Law Group, PLLC

Contributor

Braumiller Law Group, PLLC, is a highly respected boutique law firm based in Dallas, Texas with offices in the US and Mexico. The firm is focused on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liance and proven strategies to optimize global trade business practices. The attorneys and trade advisors of Braumiller Law Group, and Braumiller Consulting Group, know exactly how to navigate the intricate maze of global trade regulations, and have a successful track record for helping clients save millions of dollars in compliance penalties.
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是:2025 年 8 月 1 日,媒体目前正在发布关于各种贸易协议的相关事实信息,包括尚未达成的协议,以及新一轮已宣布实施的全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Law

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是:2025 年 8 月 1 日,媒体目前正在发布关于各种贸易协议的相关事实信息,包括尚未达成的协议,以及新一轮已宣布实施的全球关税政策,其税率范围从 10% 到 41% 不等。是的,从美国的角度看,贸易世界正陷入一片火海。CNN 是我"首选"的媒体,目前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在对全球 60 多个国家加征关税。加拿大的关税已被提高至 35%,而墨西哥则为 25%,这对美国两个主要贸易伙伴而言并非好消息。如果一个国家与美国存在贸易逆差,那么该国的关税起始税率为 15%。某些国家因为对美出口商品数量有限而显得相对无关紧要,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之间尚未达成任何协议。因此,我不禁回顾起"解放日"(Liberation Day)以及那份历史性的重要名单,其中列出了全球范围内的滥用行为者,并在其旁边标注了应受的报复性关税惩罚。美国当时设定了明确的政策,即要追究全球贸易伙伴的责任,并使其为自身的滥用行为付出代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但同时也促使各国开始探索替代与美国贸易的其他选项。我必须说,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其正好可以采取完全相反的策略,向全球贸易敞开大门。而中国一直以来也正是这样做的。这不仅仅是针对 53 个非洲国家的"零关税"政策,虽然这项政策也在施行当中。是的,来自 53 个非洲国家的代表最近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齐聚一堂,出席于 2025 年 6 月 12 日至 15 日举办的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CAETE),进行高层次的贸易磋商。共有 4600 多家参展商及超过 4 万名与会者参加了此次博览会。活动主题为"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强调双方共同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展览涵盖了清洁能源、农业、电子商务、传统医学以及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正是在这些磋商与达成协议的过程中,中国主动宣布对与其保持稳固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出口产品实施新的零关税政策,借由"一带一路"倡议等投资项目进一步加深其在非洲大陆的经济影响力。

考虑到美国当前推行的高度保护主义政策,不禁令人思考,在大约一年之后,全球贸易版图将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特别是在关键贸易伙伴方面。如果我们将那些将中国视为初步贸易伙伴的国家标为红色,而将美国视为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家标为蓝色,那么我估计我们将会看到大片的红色。这种格局将尤其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后者正在成为施加压力的重要工具。例如,美国可能会对巴西加征 50% 的关税,前提是巴西不停止目前对博索纳罗(Bolsonaro)的司法起诉。特朗普认为那是一场"政治迫害"。因此,在一些主要区域和国家中,中国正试图拉拢这些国家,而我们(美国)却在对这些国家施压。可以说,中国在许多情形下正在递出橄榄枝,而我们则已强硬措施回应。

以东盟国家(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例,中国正在大幅推进与该地区的贸易与经济合作,进一步巩固其作为该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和关键战略盟友的地位。这里的一些关键发展包括创纪录的贸易额。例如在 2025 年第一季度,东盟依然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 1.71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2340 亿美元),同比增长 7.1%。预计中国与东盟的年度贸易额将突破 1 万亿美元,超过中国与美国及欧盟的贸易额。目前正就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ACFTA)升级至 3.0 版本进行谈判,目标是实现贸易规则现代化、加强数字贸易并深化一体化。在现行协议下,中国与东盟六国之间已有超过 91.9% 的税目实现了关税清零。中国与东盟在以下战略领域开展合作: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绿色能源与清洁技术、农业与粮食安全、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人工智能与创新。中国正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为面向东盟投资的枢纽。"中国—东盟合作基金"和"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也正在被用于支持双方的联合项目。2025 年被定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旨在通过多项举措促进旅游、教育及文化联系。试想一下,友好的双边关系再加上坚实的贸易合作机制,构成了怎样的格局。这就引出了我们"昔日的跨洋朋友"。

据《Politico》2025 年 6 月 29 日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一直在积极接触《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这是一个由 12 个亚洲国家组成的贸易集团,此举是其推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努力的一部分。欧盟与 CPTPP 合计覆盖了 39 个国家,约占全球贸易总量的 30%。冯德莱恩表示,该倡议的目的是"向世界展示,与大量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在以规则为基础的框架下是可行的"。她还补充称,这样的联盟可以为改革甚至取代已经存在 30 年、现已陷入功能瘫痪的世界贸易组织(WTO)奠定基础。根据国际贸易界的普遍看法,WTO 已被认为完全无用。

那澳大利亚呢?2025 年 7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接待了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此举标志着中澳关系出现重大缓和。习近平表示,两国关系已"实现转圜",并强调致力于在贸易关系中保持对话与稳定。此次访问是在中方取消所有剩余贸易限制之后进行的,这些限制包括对澳大利亚岩龙虾、大麦和葡萄酒的禁令,此举也标志着始于 2017 年的贸易战的正式结束。中澳自由贸易协定(ChAFTA)的扩展正在提上议程。中国官员表示有意扩大现有自贸协定的适用范围,涵盖以下新领域:

  • 人工智能合作
  • 绿色能源技术
  • 数字服务与电子商务
  • 这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中澳关系正从原材料贸易向高科技与战略性领域转型。

在这场对抗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博弈中,我也必须赞扬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Gloria Sheinbaum)。中国是墨西哥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Mexico News Daily》报道,2024 年墨西哥自中国的进口总额达到 1297.95 亿美元。而墨西哥对中国的出口额远远低于进口,仅为 99.4 亿美元。进出口之间的差额导致墨西哥出现近 1200 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墨西哥主要从中国进口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和汽车;而出口至中国的商品包括矿产、汽车零部件以及猪肉、牛油果等农产品。除了与中国主要企业(例如比亚迪)就大规模进入墨西哥市场展开磋商外,中国还正在投资开通直达墨西哥的航运路线,例如"大连—墨西哥"集装箱快线和"青岛—墨西哥"航线,以减少对美国港口的依赖,并将运输时间缩短最多达 10 天。墨西哥的"洲际走廊"(Interoceanic Corridor)项目(连接太平洋海岸与墨西哥湾沿岸)正在中国的支持下建设,旨在优化货物流通并绕过巴拿马运河。中国企业也正在对墨西哥的制造业、汽车产业、电信领域以及包括太阳能与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投资。墨西哥的锂矿储量及其电动车市场也正吸引着中国在电池生产和电动车组装方面的浓厚兴趣。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Claudia Sheinbaum)已启动一项计划,旨在通过推动本国制造业并减少对进口的依赖,来缩小墨西哥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墨西哥政府正在提供税收优惠,投资基础设施,并支持中小企业,以增强本地产业的竞争力。在深化与中国关系的同时,墨西哥也在小心谨慎地维系与美国的关系。美国仍是墨西哥在《美墨加协定》(USMCA)框架下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平衡策略使墨西哥能够实现贸易多元化的目标,同时继续保持对北美市场的准入。中国并不是墨西哥寻求发展贸易伙伴关系的唯一对象,加拿大、拉丁美洲以及欧盟也都在其视野之内。

如前所述,特朗普政府已对加拿大出口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税率高达 35%,其中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更是高达 50%。此举促使加拿大企业与政策制定者开始寻求替代方案,例如转向墨西哥、欧盟、拉丁美洲,当然还有中国。加拿大出口格局已经出现明显变化。2025 年 4 月,加拿大对美国的出口下降了 15.7%,而对其他国家的出口则增长了 2.9%,特别是对中国、英国、阿尔及利亚和巴西的出口出现上升。中国方面已表达了深化与加拿大贸易关系的意愿。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强调,中国并不希望加拿大被迫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只要加拿大解除某些贸易限制,中国方面愿意重新启动早在 2018 年便陷入停滞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加拿大以"不公平贸易行为"为由,对中国电动车加征 100% 的关税,并对钢铁和铝产品加征 25% 的关税。作为回应,中国对加拿大的油菜籽、猪肉和海产品加征关税。包括人权问题和国家安全问题在内的外交紧张局势使得两国关系更加复杂。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已同意常态化外交与贸易沟通机制,旨在解决争端、改善合作关系。

那么拉丁美洲呢?2024 年,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的贸易额已超过 50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5 年将突破 7000 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南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包括巴西、智利和秘鲁等国的双边贸易中超过了美国。截至目前,中国已与以下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

  • 智利(2005 年)
  • 哥斯达黎加(2011 年)
  • 秘鲁(2010 年)
  • 厄瓜多尔(于 2024 年获得批准
  • 尼加拉瓜(自 2024 年 1 月起生效)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协定涵盖了超过 99% 的出口商品,为相关国家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优惠准入条件。已有 21 个拉丁美洲国家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BRI),获得了用于港口、公路、铁路和能源项目的资金支持。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

  • 秘鲁昌凯超级港口(Chancay Megaport),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COSCO)控股
  • 巴西和阿根廷的铁路与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 在整个地区的数字与电信投资

2025 年 5 月,中国在北京主办了一场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领导人举行的峰会。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向该地区提供 90 亿美元的信贷额度,用于基础设施、能源与科技发展。双方合作的战略重点领域包括:

  • 能源:石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
  • 矿业:锂、铜和稀土元素
  • 农业:大豆、牛肉和海产品
  • 科技:5G、人工智能及数字基础设施
  • 太空与国防领域:中国与部分国家,尤其是委内瑞拉,正在开展卫星合作与军事交流。

中国在西半球的存在被视为对美国主导地位的一种制衡,尤其是在华盛顿日益采取保护主义政策的背景下。而当特朗普政府不断宣布那些明显单边的贸易协议之时,全球其他国家正在采取不同的做法。例如,台湾与英国近日在台北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大支柱"贸易协议,重点聚焦于数字贸易、能源合作以及投资机会。英国贸易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Douglas Alexander)出席了该协议的签署仪式,并与台湾总统赖清德会面。

哦,顺便一提,在这项新的贸易协议中,"原产地规则"尚未被提及,这将成为许多国家希望享受较低关税时面临的重大障碍。新宣布的关税将于 8 月 7 日正式生效。目前仍有时间进行一些谈判!!!!

阅读该作者的其他文章:https://www.braumillerlaw.com/author/bob/

Check out our new Digital Magazine Get the inside scoop on the Braumiller Law Group & Braumiller Consulting Group "peeps." Expertis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lianc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