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注册超7000件商标
2024年5月1日,缅甸开始每月对商标申请进行公告以供提出异议。在10个月内,大约对9870件商标申请进行了公告,其中包括7066件已注册的商标。
公告流程现已处理到 2021 年重新提交的申请(所有现有商标均在 2020 年 10 月 1 日知识产权部门试运行至 2021 年 4 月 1 日期间重新提交)。由于 2021 年重新提交的申请多于 2020 年,估计完成这些申请的流程可能需要大约一年时间。
已公告申请的状态分类
54 个国家的申请人在缅甸提交了商标申请。当地申请人数量居首,其次是来自(以下国家的申请人):
- 日本(1,301件申请);
- 泰国(1,056件申请);
- 美国(1,001件申请)。
按申请人国籍划分的申请数量
根据申请中指定的尼斯分类,约五分之一的商标申请涉及与健康行业相关的商品和服务。
农业领域在申请人中也很受欢迎,18.8%的商标申请指定了相关尼斯分类。
基于业务类别的申请分类
2024 年 12 月 1 日,知识产权局颁发了首批注册证书。这些证书充分释放了缅甸执法行动的潜力,特别是在法院诉讼和海关备案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新《商标法》项下的新制度采用在先申请制,但所有已注册商标均有权从申请日起五年内(称为 "过渡期")主张在先使用优先权。这是因为所有这些注册商标均为根据新《商标法》重新提交的旧商标。因此,商标注册人应在整个过渡期内保留其原始文件(例如,已备案的所有权声明、在当地报纸上发布的警示公告,以及在当地市场的使用证据,如发票、进口许可证、报关单或广告),这些文件需清晰注明日期、可验证,并与相应的商标注册证书一并留存。
进展加速,但挑战犹存
总体而言,知识产权局的处理速度较往年有所加快,政策和程序也更趋稳定。然而,仍有改进空间,尤其是在数据准确性和妥善管理方面。例如,电子申请系统即便在正式记录代理人变更申请后,仍继续向原代理人而非新代理人发出通知(如审查意见通知书、注册费缴纳通知等)。这可能导致电子申请系统出现通知错误,并可能造成错过审查意见答复期限或官方费用缴纳期限。
在这种情况下,应向知识产权局局长提交请愿书,并就相关问题作出说明。随后,知识产权局可能会给予延长答复期限或延迟缴费的许可。
此外,知识产权局仍积压着自2024年以来收到的与异议行动相关的通知需要发出。截至目前,该局已收到并公布了超过10,000份异议申请。由于缺乏发出异议行动通知的具体时间表,导致2020年重新提交的商标申请被延误。
为提升知识产权局官员及法律从业者的专业能力,目前正定期开展培训课程、研讨会、进修课程及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项目。然而,知识产权局仍需加强审查员的能力建设,以实现更准确、全面的审查结果,避免对同一申请反复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
在执法方面,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其他成员国不同,缅甸商务部下属并无专门执法机构或调查机关可针对市场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或假冒商品的生产和贸易采取快速执法行动。缅甸也未制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专门法律。与此同时,政治局势是利益相关者在执法与合规方面关注的关键问题。
在缅甸全国范围内,尽管知识产权意识培训项目持续开展,但很大一部分群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本地企业)仍未意识到商标权的重要性。
即将开展的活动
知识产权局已制定计划,以推进其稳定新系统并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该局正通过以下举措推动数字化:
- 用于管理商标、专利、工业品外观设计和版权的集中式知识产权数据库;
- 商标注册无纸化系统;
- 在线知识产权检索数据库;以及
- 电子注册证书。
目前推测还为时过早,但我们相信知识产权局未来会将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工具)融入其系统和流程。
我们还期待缅甸加入马德里体系。缅甸是东盟成员国中唯一没有加入马德里体系的国家,但知识产权局已认可马德里商品和服务分类表。
为帮助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和利益相关者了解缅甸新的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和流程,缅甸持续开展了讲习班、研讨会和宣传活动。认识的提高使得商标申请量明显上升,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合作及参与区域知识产权倡议(如 2024 年 12 月举行的第 74 届东盟知识产权合作工作组会议(AWGIPC))为缅甸知识产权局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最佳实践。此类国际合作促进了该局内部的知识共享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商标注册流程。
缅甸知识产权局正筹备于 2025 年 6 月举办该国首届知识产权国际会议暨专题研讨会。此次活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加快与知识产权局的国际合作势头,并为缅甸的创新、经济发展和知识产权战略管理提供新的机遇。
所有这些努力均属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吸引外国投资者,并利用技术简化知识产权管理方面与地区和全球趋势保持一致。
本文最初于 2025 年 4 月发表于《世界商标评论》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