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20 November 2025

新加坡拟推新规遏制司法滥用与律所人才流失,业界担忧恐适得其反

DM
Duane Morris LLP

Contributor

Duane Morris LLP, a law firm with more than 900 attorneys in office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ly, is asked by a broad array of clients to provide innovative solutions to today's legal and business challenges.
近期,新加坡律政部(MinLaw)组织的委员会发布了...
Singapore Law Department Performance

近期,新加坡律政部(MinLaw)组织的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一系列针对外国律所与本土律所合作的新规建议。该委员会由公共及私营部门代表、本土与外国律所资深律师共同组成。作为新加坡首家获批的国际联营律所——德茂欣律师事务所(Duane Morris & Selvam)的主席,余启贤(Leon Yee)律师也受邀加入了委员会。 本次新规旨在解决新加坡司法制度被滥用及本土大型律所人才流失的问题。然而,新举措在业界引发争议,有律师认为其可能削弱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开放形象。

新规限制外国律所业务与股权结构

根据拟议的建议,合格外国律师事务所(QFLP)虽可继续从事部分新加坡法律业务,但将被排除在诉讼及一般业务领域之外,如刑法、产权转让和家事法。此外,新规要求QFLP至少65%的收入须来自离岸业务。

另一项引发关注的规定是,外国律所在与本地律所合作时,合作方须满足"五名律师中至少三名持有律所股权满三年"的条件。据Law.com International报道,其采访的对象中已有两家外国律所因合作方无法满足该要求而调整了计划。

有外国律所管理合伙人批评称,新规本质是"排挤外国律所,要求它们留在自己的赛道上"。但委员会成员余启贤(Leon Yee)律师反驳这一说法,强调新加坡仍致力于保持对国际律所的开放态度。

"委员会审议时也强调,国际律所在新加坡法律服务生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将长期扎根于该市场。委员会的建议并非为了增加外国律所设立新加坡办公室的难度,这也与我国司法发展的核心理念相悖。"

并非排斥外国律所,而是纠正制度失衡

部分本地律师指出,新规实为应对新加坡司法制度漏洞的不得已之举。例如,外国律所常常通过在交易合同中加入"将争议提交新加坡仲裁"的条款,而介入本应由本地律师负责的交易谈判、架构设计及融资咨询。外国律所"只需获得本地律所的签字确认",便能收取国际标准费用。

此外,有律师反映,外国律所正通过本地合作网络,逐步侵蚀原本由本土律所主导的资本市场与融资业务。一位合伙人坦言:"我们虽仍能分得一杯羹,但已非核心业务。"

人才流失严重,新规设律师比例上限

由新加坡总检察长黄鲁胜(Lucien Wong)领导的委员会还提出,外国律所中具备新加坡执业资格的律师比例不得超过35%;持有QFLP执照的律所中,该比例上限由现行的80%降至50%。此举被普遍视为遏制本土律所人才流失的举措。

数据显示,2020至2023年间,新加坡四大律所——Allen & Gledhill、Wong Partnership、Rajah & Tann 和 Drew & Napier——共流失了数百名年轻律师,多数流向新进驻新加坡的外国律所或国际竞争对手。

某外国律所合伙人直言:"我们优先招聘四大律所的律师,他们素质高,我们也能提供更高薪酬和更好环境。"另一位合伙人则指出,本土律所薪酬体系不公是问题的根源:"高级合伙人占据高位高薪,年轻律师难以受益。"

年轻律师困境与行业未来

新加坡首席大法官Sundaresh Menon近一年来多次指出,越来越多年轻律师选择转行,甚至资深律师也对传统律所平台及官僚文化感到厌倦。近年来,多家大所均有合伙人离职创业,外国律所同样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尽管新成立的本地律所暂无与外国合作意向,但即便有意,也难以满足新规中的合作资质。

有律师担忧,新规虽意图保护本土律所,却可能使年轻律师在无法加入外国律所、又未获合理薪酬的情况下,转投香港或中东市场。余启贤律师则强调,委员会已考虑如何为年轻法律从业者提供在本国及海外的双重执业机会与发展平台。

意见征询进行中,律政部强调开放沟通

目前,该报告已进入为期八周的公共意见征询阶段。新加坡律政部发言人表示,已向多家外国律所征询意见,并欢迎其他利益相关方继续反馈。部长唐振辉(Edwin Tong)也已与近60家外国律所会面听取建议。

尽管新规初衷在于维护本土律所利益与司法秩序,但其是否能在开放与保护之间取得平衡,仍待时间检验。

查阅完整报告:https://www.mlaw.gov.sg/files/committeereport16oct2025.pdf

本篇文章参考了Law.com International的报道:Singapore Reviews Recommendations to Streamline Foreign-Local Practice Collaborations | Law.com

Disclaimer: This Alert has been prepared and publish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offered, nor should be construed, as legal advic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the firm's full disclaimer.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