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9 February 2023

2022年度专利大事记盘点

L
Lusheng Law Firm

Contributor

Lusheng Law Firm is a Chinese law firm, specialising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litigation. It is also a patent agency authorised by the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ministration, PRC (CNIPA). With headquarters in Beijing, Lusheng provides top quality specialised legal and patent agency services to clients throughout China.
1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印发《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该规划的推出旨在推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Worldwi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22年专利大事记

一月

1月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印发《知识产权人才"十四五"规划》,该规划的推出旨在推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根据该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将超过100万人。

1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印发《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以规范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在华常驻代表机构的设立及其业务活动,保障其合法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

1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专利和商标审查"十四五"规划》,该规划共设置七方面主要任务,分别是持续完善审查制度、稳步提升审查质量、继续提高审查效率、协同推进申请质量提升、提升审查组织机构运行效能、深化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全面深入开展审查审理业务国际合作。根据该规划,预计发明专利申请从实审生效日直至作出首次授权决定的平均审查用时将从20个月大幅缩减至15个月。

1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该规定立足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领域信用管理工作机制,将非正常专利申请、恶意商标注册申请等7种具体行为列为失信行为,存在失信行为的主体将被施以为期1年到3年的管理措施。

二月

2月1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调整专利电子申请专利证书发放事项的公告》,该公告明确说明自2022年3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不再接收专利电子申请的纸质专利证书请求,相关专利证书仅通过电子专利申请系统发放,其真实性可通过中国专利电子申请网进行验证。

2月18日,欧盟将中方在专利诉讼案件中的相关做法诉至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欧盟委员会表示,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8月发布的"禁诉令"禁止了包括爱立信、诺基亚等在内的欧盟企业在境外司法机关提起诉讼并对违反者处以高额罚款,使得这些企业不得不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专利许可费与中国企业进行和解,中方的这些做法不符合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针对此事,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中欧双方关于这方面一直保持着沟通与合作,并对欧方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表示遗憾。高峰还表示,中方将继续按照世贸组织有关规定,与欧方保持沟通,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中方将一如既往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月

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1年工作报告,该报告指出,2021年人民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54.1万件,重点加强了对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

3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及2022年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任务清单,任务清单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落实机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竞争以及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人文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旨在进一步推进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3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该通知在持续加大对重点违法代理行为打击力度,切实加强平台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综合治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代理从业人员监管,加强创新主体引导和社会监督,强化政策协同联动,强化行业自律作用以及强化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要求,旨在有效维护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秩序,有力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

四月

4月15日,全国首例药品专利链接诉讼案宣判(背景:2021年6月1日,新专利法增设第七十六条,正式确立中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该制度的建立旨在平衡原研药企业和仿制药企业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推动药品的可及性)。就原告中外制药株式会社诉被告温州海鹤药业有限公司确认被告仿制药是否落入原告专利权保护范围纠纷一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仿制药的技术方案不同于原告专利的技术方案,并未落入原告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4月20日,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拉开帷幕,本届主题为"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征程"。

4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年)》白皮书以及2021年度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和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白皮书系统介绍了2021年中国法院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的状况,显示了在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审批登记、文化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会签《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旨在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协同保护力度,整合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资源,深化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检察机关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的合作,共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

4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开通外观设计国际申请业务的通知,并在网上开通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系统,提供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相关请求类表格清单及样式。该外观设计国际申请系统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申请人以符合海牙协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定的形式从网上提交相关材料。

五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05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若干规定》施行。该规定从案件类别、案件性质、诉讼标的、行政级别等四个维度,对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问题进行了规定。

5月5日,《海牙协定》与《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正式生效。加入《海牙协定》,使中国企业能够快速获得外观设计国际保护,大幅简化了程序,节约了成本,意味着中国企业能够更加便利地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产品布局和创新保护。《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生效,将极大丰富中国阅读障碍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其受教育程度。

5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并组织开展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旨在为开放许可制度全面落地做好政策、机制、平台、项目等各方面准备。

六月

6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印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拟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建设一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探索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根据该建设方案,预计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将在20个左右的城市(地区)完成知识产权示范区建设工作。

6月28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民事裁定书准许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提交的自愿撤诉申请,奥克斯空调与格力电器耗时近三年的"压缩机专利"诉讼落下帷幕。(背景:2018年12月4日,奥克斯空调从东芝开利公司购买了一件压缩机专利。奥克斯空调认为格力电器侵害了该压缩机专利的专利权,于2019年1月25日向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同年10月14日向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两项诉讼共计请求赔偿2.7亿元人民币。2021年12月5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格力电器侵犯奥克斯空调的专利权,判令格力电器赔偿奥克斯空调1.66亿元人民币,格力电器不服该判决,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尚未作出。2022年6月24日,奥克斯向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自愿撤回起诉"的申请。)

七月

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实施。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转让书据税率下调至价款万分之三,商标注册证、专利证5元印花税取消。

7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并印发《展会知识产权保护指引》,旨在强化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经济技术贸易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展示会等活动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

7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下发关于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对在实施创新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显著贡献的专利权人、发明人(设计人)以及相关组织者给予了表彰。

7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结首批两件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对被请求人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否侵犯德资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制药两合公司所拥有的ZL201510299950.3发明专利权一案作出行政裁决。其中,围绕相关行政裁决请求是否满足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受理条件,被请求人在各地药品采购平台挂网被控侵权产品的行为是否属于专利法规定的侵权例外情形,是否属于许诺销售等争议焦点进行了审理,并最终裁定被请求人停止制造/共同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犯请求人专利权的产品,以及从药品采购平台撤回侵权产品的挂网。

八月

2022年8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专题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方面的工作进展和成效。据介绍,2021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到42万次,同比增长15%;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到3783亿元,其中出口额增速达27.1%,超过进口额增速10.5个百分点;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到3098亿元,连续两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2022年上半年面对较大经济下行压力,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依然达到了1626.5亿元,同比增长51.5%,其中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项目达7345项,同比增长112%。

九月

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新版目录自2023年起实施,其中新设知识产权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旨在加快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9月13日,立讯精密发布关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其展开337调查的最终裁决结果公告。该公告称,2022年9月9日,立讯精密获悉的ITC最终裁决结果表明,ITC确认初步裁决意见并终止调查,即立讯精密仅少数上一代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落入其中一件安费诺集团主张的部分专利权保护范围,该上一代产品先前已经不再出口美国,当前产品均已由现行版本方案取代;另外两件美国专利所涉及的其他指控产品,ITC确认立讯精密不构成侵权或安费诺集团主张的专利权利要求无效。立讯精密提出的现行设计/方案均已由ITC再次认定未对该三件专利构成任何权利侵犯。

十月

10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专利开放许可使用费估算指引(试行)》,内容包括总则、估算方法、操作步骤三大部分,用于指导专利权人在提出专利开放许可声明时,合理制定专利开放许可使用费,促进市场化定价和许可达成。

10月25日,科技部发布《"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旨在探索多种金融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建设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根据该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达到5万亿元;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将达到20家,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将达到15家,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将达到500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超过60家,技术经理人数量将突破3万名。

10月3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就《专利审查指南修改草案(再次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该次征求意见主要是对前两次公众反馈的意见进行完善,并进一步对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配套修改。

十一月

11月2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IPI)报告。该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达360万件,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该报告还显示,2021年全球范围内受理合计340万件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6%,其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计受理159万件专利申请,同比增长5.5%。

11月21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这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自1997年颁布实施以来首次进行的全面修订。征求意见稿的修订内容主要包括:对EDV制度实施步骤和办法作出规定,扩大保护范围及保护环节,延长保护期限(木本、藤本植物由20年延长到25年,其他植物由15年延长到20年),完善侵权假冒案件处理措施,明确权利恢复的情形,增加对不诚信行为处罚的规定以及建立植物新品种保护专业队伍。此次修订旨在打通植物新品种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提升种业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为实现种业振兴提供的制度保障。

1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人民法院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衔接的意见》。知识产权鉴定主要用于协助解决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争议中的专业性技术问题。该意见旨在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鉴定在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中的作用,提升知识产权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水平。

十二月

12月9日,华为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宣布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标准在内的蜂窝通信标准基本专利。据报道,华为与OPPO此次全球专利交叉许可是国内手机巨头间首次在专利上达成的公开合作,该合作有利于提升其对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应对能力。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报告(2021)》显示,华为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量位列第一,OPPO位列第三,分别为7630和4196件。

1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该意见分三个部分共16条,聚焦中医药主要领域和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旨在为中医药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供指引,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12月23日,华为与诺基亚正式续签双方专利许可协议,受保密条款约束,交叉许可条款未进一步披露。

12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知识产权产出能力指数为81.21,排名全球第五;知识产权发展基础指数为83.07,排名第八;市场价值指数为74.40,排名第十,各分项指数均进入世界前十。另外,2022年中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6.7%,创近五年新高。中国有效发明专利许可率为12.1%,近5年持续上升。在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方面,中国专利权人中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为7.7%,连续两年低于8%,处于历史低位。该报告还显示,中国企业在遭遇专利侵权后维权方式更趋多元,专利侵权高额度赔偿比例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且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力度持续加大。

12月29日,根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欧洲专利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特许厅、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共同决定,五局专利审查高速路(IP5 PPH)试点项目将自2023年1月6日起再延长三年,至2026年1月5日止。申请人在试点项目下提出PPH请求的有关要求和流程保持不变。五局联合PPH试点利用专利合作条约(PCT)和国家/地区工作结果,更快速地处理五局间的专利申请。在该试点下,对于被五局之一局认定为具有可授权权利要求的申请,在满足其它条件的情况下,申请人可向其它四局提出加快审查请求。

12月29日,据报道,中创新航已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宁德时代滥用专利权恶意维权和肆意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两家动力电池巨头之间的专利大战日趋白热化。(背景:2021年7月,宁德时代就中创新航侵犯其包括"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等在内的5项专利权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创新航停止制造和销售相关的侵权产品,并索赔1.85亿元。2022年5月,宁德时代又将要求赔偿金额提升至5.18亿元。作为回应,中创新航提出了以上涉诉5项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审查完成的两项无效诉讼中,一项专利维持全部有效,一项专利部分维持有效。2022年8月1日,宁德时代再次针对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专利侵权向福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为1.3亿元。2022年11月30日,中创新航布公告称,已于11月29日收到福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一项民事判决书,中创新航须立即停止销售侵权产品,赔偿经济损失263.25万元,赔付宁德时代合理支出20万元并支付专利临时保护期费用12.75万元。)

总结与展望

2022年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面对严重的疫情挑战,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经济的下行压力,中国知识产权行业在不断进行着蜕变。在国内,中国发明专利有效数量、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近5年稳步提高;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平稳起步;平均审查周期进一步缩短;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互相支撑作用明显。在国际上,中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

各种政策与规划的密集落地,彰显了中国政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决心和行动力,并为中国知识产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上的保障。预计在未来,中国将在培养与储备知识产权人才、提高专利代理服务业发展水平、加大对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对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保护、完善健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等方面均实现更多发展与突破。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ondaq uses cookies on this website. By using our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as set out in our Privacy Policy.

Learn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