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赠式销售的风险与合规

2016-08-27商业合规观察 作者:戴健民 邓志松

附赠式销售的风险与合规

——一起汽车行业商业贿赂案件引发的思考

大成反垄断与竞争团队:戴健民 / 邓志松

【案情简介】

邓禄普轮胎销售(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邓禄普公司")主要从事邓禄普品牌轮胎的销售工作。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邓禄普公司为促销产品,与下游代理商达成协议,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向其代理商发放苹果电脑、苹果手机、轮胎设备(千斤顶、定位仪、拆胎机、钢圈等)、汽车用品(机油、防冻液、气囊)等实物奖励。相关促销费用记入邓禄普公司的经营费用支出。期间,邓禄普公司累计支出上述促销费用4,491,860元,对应的邓禄普品牌轮胎销售额总计人民币83,215,087.69元(不含增值税),扣除轮胎采购成本、企业所得税及其他附加税费,邓禄普公司共计获利3,812,802.2元。

上海市工商局机场分局认为,邓禄普公司支出上述"促销费用"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构成了采用财物进行贿赂以销售商品的商业贿赂行为。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二条、《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该分局对当事人作出没收违法所得3,812,802.2元,罚款10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评析】

自2015年起,一场反商业贿赂的执法风暴席卷了整个汽车轮胎行业,米其林、倍耐力、固特异等各大知名轮胎品牌企业相继被调查或处罚。而他们被查处的原因,与上述案例中的邓禄普公司类似,均为所实施的"附赠式销售"涉嫌构成商业贿赂行为。作为一种常见的商业营销模式,为何汽车轮胎行业的"附赠式销售"却会给企业带来如此巨大的合规风险,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附赠式销售的概念范畴

通常认为,"附赠式销售"是有奖销售的一种。根据《关于禁止有奖销售活动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局令第19号,以下简称:《关于有奖销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相关规定,"附赠式销售"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附带性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上的利益的行为。"附赠式销售"可以提高经营者的市场竞争力,为其赢得更多的交易机会。而受赠的消费者则因为企业的这种让利行为,获得了实惠。因此,"附赠式销售"不失为一种双赢的市场营销模式。

二、附赠式销售的法律风险

虽然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明显,但如果经营者在相关合规工作不够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实施"附赠式销售",则会像上述案例中的邓禄普公司一样,面临被认定为商业贿赂的法律风险。目前,在执法实践中,相关执法机构在界定一项"附赠式销售"是否构成商业贿赂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考量:

(一)附赠的对象

根据交易相对方性质的不同,"附赠式销售"分为经营者之间的附赠和经营者向消费者的附赠。在1993年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关于有奖销售的若干规定》中,对于两者并未予以区分,均作为一种合法的市场营销模式予以规制。但1996年颁布实施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国家工商局令第60号,以下简称:《禁止商业贿赂暂行规定》)第八条规定:"经营者在商品交易中不得向对方单位或者其个人附赠现金或者物品......违反前款规定的,视为商业贿赂行为"。此后,"附赠式销售"仅限于针对消费者的附赠。类似上述案例中,汽车轮胎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附赠,则很可能被执法机构视为商业贿赂行为。

(二)附赠的财物

由于经营者之间礼节性的小额礼品馈赠符合商业惯例,并无社会危害性,故法律对此予以了豁免。《禁止商业贿赂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之间按照商业惯例赠送小额广告礼品的,不构成商业贿赂行为。执法实践中,执法机构判断经营者所赠财物是否属于上述豁免之列的标准,主要包括:

1、赠品的价值

虽然对于"小额"的界定尚无法律标准,但在目前的执法实践中,千元以上的财物普遍不被视为小额礼品。

2、赠品的形式

根据上述豁免条款的规定,财物的形式必须是符合商业惯例的广告礼品。因此,与经营者的产品、品牌或企业形象等无关的财物一般不为执法机构所认可。

上述案例中,邓禄普公司所赠送的苹果电脑、手机的价值偏高,且与企业的产品、品牌无关,故显然不会被执法机构视为"小额广告礼品"。而相对来说,附赠的汽车用品,特别是千斤顶、定位仪、拆胎机、钢圈等轮胎设备,则更符合轮胎行业的商业惯例,如果金额较小,则有被视为广告礼品的可能性。

(三)附赠的方式

虽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2000年的相关答复(工商公字[2000]246号)中明确规定:"'帐外暗中'是构成回扣的必要条件而不是构成其他商业贿赂行为的必要条件"。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关于商业贿赂概念的界定标准较为模糊,故在个案中,为了规避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执法机构仍会试图证明经营者的附赠行为是在"帐外暗中"实施,从而坐实行为的违法性。在此轮反商业贿赂执法风暴中,涉案的轮胎企业普遍将赠品的开支以"宣传费"、"促销费"和"服务费"等名目,记入财务账中的经营费用或管理费用科目。对此,执法机构认为相关促销奖励应以商业折扣(在销售发票中注明)或事后返利(开具红字发票)的形式实施,相应的支出应在主营业务收入中予以扣除。涉案企业的财务处理方式违反财务会计制度,构成《禁止商业贿赂暂行规定》第五条第三款所规定的"帐外暗中"。

三、附赠式销售的合规建议

部分企业出于整体的商业策略考虑,不愿意适用折扣或返利等传统的商业营销模式,而"附赠式销售"作为一种同样有效的促销手段,普遍为此类企业所青睐。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营销模式在商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降低相关的法律风险,我们从企业合规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以供参考。

(一)选择消费者作为"附赠式销售"的对象

根据法律规定和执法实践,任何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手段,均不构成商业贿赂行为(但应同时注意是否构成不正当有奖销售等其他违法行为)。因此,如果上述汽车轮胎企业在相关促销合同中明确,相应的礼品只赠予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则此类"附赠式销售"行为不构成商业贿赂。即使下游经销商在实际执行相关促销活动时出现一定偏差,其法律责任也不应由汽车轮胎企业承担。

(二)限制赠品的价值及形式

如果"附赠式销售"的对象为其他经营者,则企业应充分注意所赠礼品的价值和形式,力求做到以下三点:

1、将赠品的价值限制在人民币一千元以下;

2、尽量减少销售额与赠品价值间的联系程度;

3、选择与经营者的产品、品牌或企业形象相关,具有广告宣传作用的礼品。

(三)以正确的形式开展"附赠式销售"

假若企业为使促销作用最大化,而坚持选择赠品价值与销售额相挂钩的"附赠式销售"模式,则可考虑通过以下形式开展,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相应的法律风险:

1、将产品与赠品打包,以"套餐"形式予以销售。同时,按照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开具发票,并在正确的财务科目中予以明确如实记载。

2、如计划以"宣传费"、"促销费"和"服务费"的形式向购买产品的经销商附赠财物,则建议事先与受赠经销商就对应的宣传、服务活动达成协议,并保证相关的活动实际履行。对于存在对应宣传、服务内容的"附赠式销售"行为,一般不易被认定为商业贿赂行为。

Dentons is the world's first polycentric global law firm. A top 20 firm on the Acritas 2015 Global Elite Brand Index, the Firm is committed to challenging the status quo in delivering consistent and uncompromising quality and value in new and inventive ways. Driven to provide clients a competitive edge, and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ties where its clients want to do business, Dentons knows that understanding local cultures is crucial to successfully completing a deal, resolving a dispute or solving a business challenge. Now the world's largest law firm, Dentons' global team builds agile, tailored solutions to meet the local, national and global needs of private and public clients of any size in more than 125 locations serving 50-plus countries. www.dentons.com.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general guide to the subject matter. Specialist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about your specific circumstances.